English     设为收藏
项目进展
您的位置:首页 > 项目进展

中国疾控中心施小明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重新审视高龄老人血压与死亡风险的关系

2018年6月5日,本项目负责人施小明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BMJ》上发表题为“Revisiting the assoc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with mortality in oldest old people in China:community based,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study”的论著,重新阐述了高龄老人血压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在高龄老人的血压管理及风险控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png


在当前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的时期,我国高龄老人(80岁以上)群体数量日益庞大,预计到2020年,高龄老人人数将达到3067万人。该研究探讨了中国高龄老人血压与三年全因死亡风险和死因别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发现收缩压(SBP)与死亡风险为U型关系,死亡风险最低点的SBP为129mmHg,高SBP意味着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低SBP意味着更高的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在中年人或低龄老年人群体中,高血压和低血压已被确认为疾病和生存的危险因素,但这种关联关系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减弱。80岁以上高龄老人是中国人群中数量增长最快的群体,在这一年龄组探究血压与全因死亡风险和死因别死亡风险是否存在关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如何识别高龄老人的死亡风险最低的血压值或血压范围。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北京大学联合实施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第六次(2011)调查4658名高龄老人的相关数据,施小明研究员发现,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SBP与死亡风险为U型关系,死亡风险最低点为129mmHg。SBP低于107 mmHg时,死亡风险随SBP的升高而降低;SBP高于154 mmHg时,死亡风险随SBP的升高而增加;与中等水平(107~154 mmHg)的SBP组相比,低、高SBP组的高龄老人死亡风险均显著升高。
  在死因别分析中,与中等水平的SBP(107~154mmHg)相比,高水平的SBP(>154 mmHg)的高龄老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51%,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无显著变化;低水平的SBP(<107 mmHg)的高龄老人非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58%,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无显著变化。上述结果,一定程度上合理解释了SBP与全因死亡风险的U型关系。
  施小明团队在此项以社区为基础的中国高龄老人前瞻性大型队列研究中综合考虑心血管事件和非心血管事件,首次识别出高龄老人死亡风险最低的SBP值、具有较低死亡风险的SBP范围(107—154mmHg),阐明了形成U型曲线的科学解释。研究结果提示目前普遍采用的“关注高血压和心血管事件”的血压管理理念可能并不适用于高龄老人,而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时需要根据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特殊性制定其独特的血压管理指南,从而更好地开展高龄老人血压相关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死亡风险,促进健康长寿。临床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也应注意,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正常”血压范围可能有待重新探讨,对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应审慎地、个体化地开展高血压诊断和治疗。该文对高龄老人疾病防控和健康促进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片.png

惩罚样条Cox模型中血压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7号
邮编:100122   电话:(010)67791262   邮箱:Cohort_HABCS@163.com